本章提示:
此章完全纪实,家庭不幸的童年玩伴,被刻板印象绑架的弟弟,极度”守旧“的奶奶……还有乞讨者,有残障者,有失聪的同学,有浪子舅舅,有爱捉摸孩子的表叔,有家长理短,有人生百态……是什么摧毁了一个人对家庭的期待?(第十章回归俞白主线,放心)
01 众生相·童年玩伴
期末考试顺利结束了,寒假来临,知音回到了县城。放假的第二天早上,知音下楼买包子。给她装包子的人很是面熟。那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叔,皮肤黝黑,嘴唇乌青,身材微胖,头发白了一大片。到底是在哪里见过他?知音在记忆里搜索着。
回忆中出现了一个院子,那是外婆以前住过的院子。知音读学前班时,住在外婆家。回忆里还出现了一个小女孩,那个女孩叫小福。小福比知音大一岁,上一年级。她们经常一起跳皮筋。有时候,她们玩儿得很开心,有时候,小福会欺负知音。记得有一天下午,小福学会了一组新的跳皮筋的动作,叫“骑马”,她找知音帮她绷皮筋。知音绷着一头,另一头绷在石头上。小福跳了很久很久,一直没有换知音去跳。知音愁眉苦脸很想去跳一跳,可是小福不给机会。绷着绳,腿都站麻了,脑袋也晕晕的,仿佛天已经黑得往下沉了。直到快吃晚饭时,小福才让知音跳了一小会儿。她说,她不会让知音那么可怜的。那天知音确实很不开心。
知音经常到小福家去玩,她们喜欢在一起吃雪糕。那个时候的雪糕很便宜,一毛钱一根,味道很纯,没有现在的花哨,但是好吃得多。小福总是命令知音去买,因为要走好大一段路才有卖的。知音有时会抗议,但抗议往往无效。小福也有对知音好的时候,比如她家里做了好菜,她会喂知音吃一点。她家里买了游戏机,也让知音去和她一起玩儿。
印象中,她们闹掰过好几次。知音总被欺负哭,知音一哭,小福就会说:“哎哟,这个小气鬼又哭起来了。”她们吵架,然后冷战。冷战一段时间后,便和好了。
小福有时候会仗着比知音大一岁,就说自己是大人,知音是小孩。她有一次管知音外婆叫“孃孃”(阿姨),她说她比知音大一岁,可以这么称呼知音的外婆。有一次知音不知怎么冲撞了她,她还学着大人的语气说知音没有老少。
小福学习不太努力,成绩不好。知音对分数没有概念,她听见别的小朋友说期末要考双百分,就问小福有没有考双百分。小福不太想告诉知音她的成绩。后来,小福的爸爸回来了——是的,包子店的大叔正是小福的爸爸——她很羞愧地拿出了试卷,两科都只有八九十分,实在不是好成绩。知音问她,是不是考得不好。她说,如果知音读了一年级,肯定比她还要差。
知音确实讨厌小福总欺负她,但小福的童年比知音苦多了。小福的爸妈都没有正式工作。爸爸好像是在一家发廊工作。妈妈的工作换了很多个,她做过服务员,给过知音一些好闻的餐巾纸,她还发过报纸,小福拉着知音帮她一起发。
小福的家庭环境并不好,知音经常听见邻里之间谈论她家里的事。她的爸爸,据说吸过白粉,还和发廊里的女同事有不正当关系。知音那时候太小,听不懂大人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有一天晚上,小福和父母一起从外面回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矛盾,她爸爸突然打她妈妈。她妈妈哭着说,要打回去打。小福很害怕,哭得很可怜。回到家后,父母闹离婚,小福吓得跪在地上求父母不要离。这些是小福亲口告诉知音的。那个时候知音对离婚没有概念,只记得小福对她说,如果家里有人离婚,一定要跪着求他们不要离。
这件事后,知音又听见邻里之间在传小福爸爸为了骗发廊情妇的钱跟她妈妈假离婚。
那时候的小福,仅七岁,这么小的孩子能明白父母的所作所为吗?她能理解邻里之间传的那些不知是真是假的话吗?知音念小学时就离开了外婆家,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小福,不知道她后来过得怎么样。虽然知音因为被她欺负而记恨过她,但是,知音依然希望她可以过得好一点。
回想起眼前这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男人是小福的父亲时,知音猜测他这些年一定过得很不如意。他应该只有四十多岁,可竟苍老成这样。那张铁青的脸似乎从来不知笑容为何物。他麻木地给客人装着包子,收拾着餐盘,仿佛没有灵魂在这肉体中寄居过。
知音很想问问他小福怎么样了,可是她怕冒犯,没问出口。她心里默默感叹了一句,众生皆苦,便离去了。
02 众生相·家庭矛盾
寒假里,知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陪奶奶。奶奶只有过年才会回宁安,其它日子要么在北京同二叔一家住,要么在浙江帮三叔带堂弟。奶奶比三叔一家回来得早。三叔要临近过年才有休假,为省路费,通常是坐长途客车回家。奶奶年纪大了,经不起路上颠簸,提前坐飞机回来了。知音爸爸怕奶奶一个人在家里寂寞,便让知音每天去奶奶家作陪。
知音闲来无事说去便去了。奶奶也不需要她干嘛,只要在家里坐着即可。奶奶家有两个大箱子,箱子里装着许多破旧不堪的书,上面还有被虫蚁啃食过的痕迹。知音从中找出了一些有阅读价值的书,读来打发时间。
奶奶偶尔会问知音:“你妈怎么不过来?”知音总帮妈妈找各种借口搪塞。知音知道妈妈不愿与奶奶来往,两人虽没有起过正面冲突,但婆媳之间多少会有些磕绊。况且,妈妈有洁癖,奶奶却不爱干净,十天半个月不洗头,一个冬不洗澡。去年妈妈给奶奶买了新衣服,奶奶穿了一个冬都不曾换过。奶奶家里的家具都不知用了多少年了。空调冰箱是知音5岁时买的,厕所里的那台洗衣机是知音爸妈结婚时买的。这些东西使用起来都存在安全隐患。妈妈早就提议让奶奶买新的,但奶奶为了省钱一直拖着不肯买。奶奶并不缺钱,她的退休工资不低,平时吃穿用度都是儿子们出,这些年攒了不少钱,但就是舍不得花出去。
知音去奶奶家前,妈妈总叮嘱知音不要换拖鞋,拖鞋不知道多脏多臭;不要在奶奶家到处乱躺,枕巾被褥全都是泛着黄发着霉的“古董”。知音虽没有洁癖,但也知道不干净,去了奶奶家就在沙发上坐着。幸好沙发是从知音家里搬过去的。知音家前两年换新沙发时,妈妈把旧的搬去了奶奶家。要是没有这套旧沙发,奶奶家至今都还放着那套皮都褪完了,钉子都露在外面的破漆皮沙发。
奶奶不知“珍藏”了多少“古董”。一日知音去奶奶家,奶奶把被罩拆下来让知音拿回家用洗衣机洗,奶奶家的洗衣机实在不能用了。知音从未见过那种老式的被罩,不像现在的是拉链式。那种老式被罩由两块一大一小的布组成。大布有花纹是正面,小布是反面,应该是米白色,但此时已经呈深黄色了。大布和小布把被芯包住,再用针线将四角缝上,拆的时候要把线剪开。
拆完被套,奶奶从衣柜里拿出了一团黑乎乎的布料。这些布料中,不仅有被套、枕套,还有知音爸爸小时候用过的襁褓,泛着一股霉味。奶奶把这些东西折好交给知音带回家洗。知音看着这堆“垃圾”,已经想象出了妈妈的表情。
果不其然,妈妈看见这堆发霉发臭的东西,嘴里发出了“啧啧”的嫌弃声。用家里的洗衣机洗这么个玩意儿,洗衣机还能要了吗?妈妈恨不得把这堆东西扔掉换成新的,可是又怕奶奶指责。确实,奶奶不缺钱,她要想买新的她早就买了。
不知是不是人老了就喜欢这些旧东西,哪怕这些“过期”的物品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甚至有害健康,也非要守着这些个陈旧的“古董”,抱残守缺!
那堆“垃圾”,妈妈花了二十块钱送去干洗店洗了。她叮嘱知音,千万别说是拿去干洗店洗的,不然奶奶肯定又会说闲话。
知音也不愿整天在奶奶家待着,好不容易放假,总想有点私人空间。但爸爸说要孝顺老人,何况一年也就寒假能陪陪奶奶。可是,爸爸从来没说过让知音去看外婆,知音上了大学也不常见外婆呀!放假一周多了,每天都去奶奶家,知音还没有去探望过外公外婆。
知音认为自己天天陪奶奶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她还教奶奶如何使用手机呢!可是,一天晚上,她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电话一接通,便是一顿呵斥!
“你这个妹儿,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懂事!”
“我怎么了?”知音被这突如其来的斥责吓懵了。
“你还好意思说!你晓得妈妈和奶奶关系不好,你就该在中间调和呀!一点儿都不会为人处事!”
知音一头雾水,不知道爸爸怎么突然这么说。
“你可以跟妈妈说,奶奶邀请了她的,但是不巧,奶奶没有做什么好菜,所以不便叫她去。”
听到这里,知音心里冷冷一笑。她明知道妈妈不愿意去奶奶家跟奶奶邀请与否没有任何关系,她又何必对妈妈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妈妈和奶奶互相看不惯对方的德性,知音长了多少岁,这厌恶便积累了多少年,哪里是知音说一句假惺惺的话就能化解的!
爸爸在电话里骂了知音一大通,知音委屈得边哭边吵,最后气得挂断了手机。此时妈妈正在旁边,她问了知音情况。知音如是说了。妈妈说,爸爸的火气根本就不是冲知音来的。头天晚上,爸爸问妈妈有没有去奶奶家。妈妈说没去。爸爸问她为什么没去。妈妈觉得可笑,奶奶刚回来时,爸爸让妈妈偶尔去看看奶奶。妈妈答应中午去奶奶家吃饭。爸爸说,这么大人了还要老人做菜不应该。爸爸既要妈妈去奶奶家,又不让妈妈在奶奶家吃饭,可妈妈只有饭点才有空去,总不能饿着肚子去干坐着吧!爸爸和妈妈说不通,只好把怒气全部发泄在知音身上。知音知道爸爸是拿自己当出气筒,气得在家里大喊大叫!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剪不清理还乱,该调和婆媳关系的第一人应该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知音爸爸不知道该如何作为,便把所有责任推到了知音身上。
知音讨厌这种不讲道理的家庭,对妈妈哭了一通后,便闹着要出去,她想逃离这个家。妈妈此时心情也不好,没有拦着知音。知音拿着包跑到了家楼下的小宾馆,花了三十块钱,开了一个房间。在房间里大哭。
一小时后,妈妈打电话问她在哪里。她说她和朋友在一起,会在朋友家住。妈妈不许,知音从未在别人家留宿过。又过了一会儿,爸爸给知音打了电话,知音没接。不一会儿,又打来了,知音接了。爸爸得知知音跑了出去,便好声好气地劝知音回家。他向知音道歉,说是自己没有处理好,不能怪知音。可这不痛不痒的道歉有什么意义呢?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矛盾,却有着把知音对家庭的渴望与向往摧枯拉朽的力量。
知音最终还是回家了,第二天,她不用再去奶奶家了。因为她病了,她感冒了并且肚子不太舒服。妈妈怀疑她是在奶奶家吃了不干净的饭菜。奶奶做菜不怎么好吃,鸡蛋黑糊糊的,麻婆豆腐干巴巴的,回锅肉硬邦邦的,光看着都让人没有食欲。之前从饭店打包回来的剩菜,吃了整整一周,菜早就不新鲜了。
妈妈打电话告诉奶奶知音生病的事,奶奶不仅没叫知音好好休息,反而叫知音赶紧去她那里,她拿火给知音烤。知音妈妈忙说知音太难受了,起不来床。
03 众生相·酒肉朋友
知音在家休息了两天。两天后,妈妈乐不可支地让知音准备几首歌,她的六位姨娘要给她开一个盛大的生日party。
这六位姨娘是知音妈妈在半年前结拜的姐妹,她们组了个“七仙女”,常常约在一起吃饭喝酒。知音妈妈最年长,便是大姐。知音阳历生日是元旦节,农历生日是腊月初一。“七仙女”本就打算在过年以前开个party热闹热闹,正好知音腊月初一过二十岁生日,于是就定在这一天一快儿庆祝!
知音没有见过这六位姨,妈妈拿出合影让知音记熟这六位姨的相貌,到时候可不能认错了!妈妈又说,六位姨听说知音是学声乐的,要知音在party上一展歌喉。知音苦笑着,她唱的那些美声歌曲恐怕姨娘们未必喜欢,因此便准备了几首民歌。
负责“七仙女”活动策划的是六姨,六姨认为知音是年轻人,年轻人比较有活力,所以把活动主题定为“运动”。活动场地在二姨和七姨合开的农家乐里,那里有一片空地,可以在空地上搞一个篝火晚会。围着篝火,大家唱歌跳舞,玩有关运动的游戏。
生日当天,妈妈让知音穿上了新买的大衣,带知音去她每天盘头发的店里化妆做发型。发型师给知音编了铜钱辨,然后应知音的要求,将其中一条辫子绕过知音额头。这是知音喜欢的波西米亚风格的发型。梳妆完成后,妈妈看见打扮漂亮的知音喜不自胜。妈妈最爱美,也希望女儿美。
妈妈开车带知音到了农家乐,一下车,就看见一个穿着艳丽,身材微胖,下巴上有一颗痣的女人笑脸相迎。
她一见知音就亲切地喊着:“乖女儿!”
妈妈问知音:“快看!这是谁?”
知音叫了声:“二姨好!”
二姨对妈妈说着奉承话:“大姐,好羡慕你呀,这么乖的女儿!”
妈妈和二姨寒暄了几句,其他的姨娘携家属接踵而至。知音准确认出了每一位姨娘。
“大姐夫怎么没来?”说话的是七姨,七姨年龄最小,还不到三十岁。她一进门便给人一种风风火火的感觉。
“今天周三,他在重庆上班!”妈妈说道。
“别说,音音长得和大姐夫可真像!”三姨说道,三姨给人的感觉非常端庄,不施粉黛却有种文静的美感。
“是呀!有其父必有其女!音音是学唱歌的吧?你爸爸的歌声也很嘹亮!”说话的是四姨父,四姨和四姨父都是知音爸爸以前的学生。
“音音真是继承了大姐和俞老师的优点呀,哈哈哈哈哈!”四姨说道,四姨嗓门儿大,说话时带有一股重庆妇女的泼辣劲儿!
“哪里是优点,继承的全是缺点!”知音妈妈笑着谦虚道,“她爸是单眼皮,她也是单眼皮。她的嘴巴也像她爸,有点瘪!”
“十瘪九乖呀!女孩就是瘪一点才可爱呀!”五姨顺着知音妈妈的话恭维道。
“可惜我不像妈妈,我要是像妈妈得比现在漂亮十倍!”知音说道。知音说的不假,妈妈是美人,可知音的五官没有一官像妈妈。
“大姐,你看你女儿好会说话!女儿可真是妈妈的小棉袄,我那儿子一辈子都不会说一句好听的话!”二姨啧嘴羡慕道。
“大姐真是太幸福啦!女儿又乖又优秀,读的可是全国有名的音乐学院。俞老师又帅气又顾家,真是好幸福的一家人!”四姨赞叹道。知音心里无声地苦笑着。
说话间,菜已经陆续上齐。众人举杯,先是一齐祝福了知音二十岁生日快乐,又庆贺了“七仙女”的结拜。
碰完杯,六姨拿出了姨娘们为知音准备的礼物,是一条彩金项链和一条彩金手链。
六姨说:“姨娘们也不知道送什么好,女孩子都喜欢戴首饰,所以我和七姨选了这两件,喜不喜欢?”
知音笑着接过礼物,连连道谢。知音虽不喜欢首饰,但知道是姨娘们一片心意。
吃饭间,妈妈带着知音轮流敬各位姨娘,姨娘和姨父们也各找些由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和三姨碰杯时,三姨亲切地问:“乖乖,有没有交男朋友?”
知音故作天真地回答:“乖乖没有交男朋友。”
二姨笑道:“看来音音是觉得自己还小,还不急。就怕音音不急,妈妈要急了!”
“妈妈也不急。”知音继续一脸天真地说道。
妈妈也附和着:“是呀,我不急!随缘。”妈妈知道知音的心思。
“现在是没遇到喜欢的,等音音遇到喜欢的了,怕是妈妈不同意都不行!”又是这番令知音嗤之以鼻的陈腔滥调,但说话的是二姨,知音不好回嘴,只能付之一笑。
知音吃饱了后就看起了放在包里的书,波伏娃的《第二性》上册。众人们还在把酒言欢。重庆人本就性格直爽,酒一助兴,更容易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些自己都不相信的酒话。桌子上是杯盘狼藉,知音耳边是雀喧鸠聚。在这种聒噪的环境下,知音竟能凝神静气地看书,周围的喧嚣丝毫不会干扰她心中的静谧。她随时随地都可以躲进她为自己建造的孤独的壁垒里。
酒至半酣,众人便不再继续喝了,聚会的重头戏要在屋外架起的柴火堆旁上演,贪杯反而会错失精彩。
这时,服务员推出了蛋糕,这也是姨娘们特意为知音准备的。
七姨为知音戴上了生日皇冠,然后用发热的脸颊贴了贴知音的脸,祝知音生日快乐!众人帮忙点了蜡烛,然后关了灯,一齐为知音唱生日歌。知音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庆祝生日,不自然地笑着。
歌罢,二姨让知音许个愿,祝自己早日遇上白马王子。知音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真诚地默念道:“愿我音乐事业顺利,愿我今生能够孤独终老,不婚不恋!”虔诚之心,宛如那曾对着冥河许下终身不嫁之愿的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
许愿结束,妈妈让知音为大家切蛋糕。若知音早知道有这么大的一个诱人蛋糕,她晚饭一定不会吃那么多。
火堆已经点燃,二姨父和四姨父叫大家可以出去了。众人围在了火堆周围,知音听见柴火在燃烧时发出的必必剥剥的响声。旁边的音响放起了热闹的歌曲,是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最喜欢的那类歌曲。在这歌曲的伴奏下,众人手牵着手绕着火堆围了一个大圈,跳起了不太整齐的舞。这是暖场活动。
待大家有了表演的兴致,主持人七姨上场了。她操着平翘不分的普通话,有模有样地说:“现场的朋友们!你们好吗!”
“好!”众人附和着。
“今天是我们的小公主音音的生日!先让我们一起祝小公主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众人都扯着嗓子喊着。
知音从未有过如此隆重的生日聚会,她本应感动,但却有种说不清的尴尬。
“大家都知道,小公主非常有才华,特别会唱歌,大家都很想听小公主一展歌喉!让我们热烈欢迎今天的主角高歌一曲!”
知音早就准备好了几首歌曲。自从知音考上音乐学院,妈妈只要逢着和亲朋好友去ktv的机会,就会要知音多唱几首歌。她觉得知音唱的是专业的,是别人不能比的,可以让她有面子。可在知音考上音乐学院之前,亲朋友好友聚会时想听知音唱歌,妈妈却以知音没有练声唱不好为由婉拒,她怕知音出丑。
音响里放出了民歌《火把节的欢乐》的伴奏,知音得知要搞篝火晚会,便选了这首歌。知音被大家围在了中间,知音唱着,最爱跳舞的七姨和二姨为知音伴起了舞。不太会跳舞的众人又拉成了圈,绕着知音一圈一圈地走着、跳着、跑着。
一曲唱罢,大家都对知音的花腔赞不绝口,纷纷嚷道再唱一首。知音又唱了一首《军营飞来一只百灵鸟》,同样也有花腔部分。在这种场合下,唱音调高又热闹的民歌是最合大家心意的。众人虽不懂如何欣赏其中的技艺,但也知道这要专业的人才能唱。唱罢,又是一阵称赞。三姨夸知音真是一只百灵鸟。
接着,便是“七仙女”排练已久的节目,集体舞《小苹果》。《小苹果》是当年最流行的歌。负责活动策划的六姨让知音当评委,选出跳得最好和最差的两位,分别给出奖品和惩罚。
二姨站在最前面领舞,整个舞蹈都是她负责排练的,也数她跳得最好。二姨虽然身材有些发福,但肢体灵活,游刃有余。妈妈说,二姨最喜欢的就是跳舞。除二姨外,便是七姨跳得最好,她最年轻,也最有活力。六姨和三姨、五姨性格比较文静,跳得中规中矩。跳得较差的便是知音妈妈和四姨。
妈妈四肢僵硬,动作幅度很小,许多动作都做不到位。
妈妈原本性格孤僻,自从高一暑假家里出了那件事后,妈妈不想再郁郁寡欢,为了转移注意力,便去跳广场舞。知音知道妈妈不适合跳舞,但是她希望妈妈可以快乐一点,便鼓励妈妈去跳舞。知音看着妈妈努力而笨拙地跟上大家的节奏,苦笑了一下。知音没有遗传妈妈的美貌,反而把妈妈四肢不协调的缺点完美复制。她果然只继承了父母的缺点。如果有一个继承了父母优点的孩子,那该是多么优秀。
舞蹈表演完,知音给跳得最好的二姨颁发了跳绳做奖励。跳得最差的,知音选的是四姨。因为她不仅四肢僵硬,还有些滑稽,几乎所有动作都比别人慢一拍。这个动作还没做完又赶紧去做下一个动作。知音被逗笑了。四姨被众人罚了三杯酒,趁着酒劲儿,她张牙舞爪地打起了“醉拳”,众人笑得人仰马翻。
表演过后,便是游戏。游戏以家庭为单位,有两人三足,有接力传球,还有跳绳比赛。每一轮都产生一个优胜者,获得知音和妈妈准备的奖品,其余表现较好的玩家也获得了六姨准备的沐浴露、洗发露、香皂、纸巾等奖品。几轮游戏下来,知音家获得的礼物最少,因为她和妈妈都不擅长需要运动的游戏,但也乐在其中。
自从妈妈结交了这些姐妹后,她多了许多乐子,虽是酒肉朋友,但妈妈能笑,知音便放心了。
游戏结束后,二姨拿来了酒,七姨放起了音乐,众人围着火堆喝着,跳着,唱着,说着,笑着,闹着……他们欢庆着知音的生日,既真诚又虚伪……
知音知道她的生日只是个由头,大家想要的是聚在一起喝酒热闹。人们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欢快……
二姨在为大儿子的工作发愁;三姨的女儿高考失利,正顶着压力复读;四姨和婆婆闹僵了,四姨父焦头烂额;五姨生意做赔了,正四处借钱;六姨父出轨了,此时正陪着外面的女人花天酒地;七姨正在打离婚官司……
面对着熊熊燃烧的篝火,人们的笑是真挚的,他们想笑出来!火,把人们压了一年的郁郁寡欢全都烧成了灰烬!火光映在了人们快乐的脸上,知音思考着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悲?为了什么而喜?
04 众生相·刻板印象
生日后不久,三叔一家回来了,他们晚饭时才到家。到家后,奶奶对三叔说:“你想吃啥,自己下去买点儿吧!”
三叔一家坐了两天多的长途汽车回来,舟车劳顿,却还要自己去买菜做饭。三娘不悦的表情已经写在了脸上。三叔三娘去做饭了。
知音逗着弟弟玩儿:“小博,还记得姐姐吗?”
“音音姐姐好!”小博大方地打了招呼。俞知博,比知音小12岁,在浙江出生,只有过年才会回重庆。小博不爱吃饭,长得又黑又瘦,巴掌大的小脸儿,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小博和知音随便说了几句话就玩儿起了手机,一直玩儿到吃饭都舍不得放下。
大人们轮番叫小博吃饭,小博毫不理睬,抱着手机玩儿得不亦乐乎。知音去抢小博手机,小博耍浑,竟咬知音手指。
三叔无奈,粗着嗓门儿说:“好好好,你玩儿,你玩儿!”
三娘拍了一下三叔,有些生气地说:“不能再让他玩儿了,吃饭了!”
“他要玩儿,有什么办法呀!”
“你这个人呀,每次都这样,从来都不管一下!”
三娘连哄带骗地把小博拉到了饭桌上。小博拿起筷子夹了块儿霉豆腐拌饭吃。小博不爱吃菜,就爱吃老干妈、霉豆腐、咸菜这些调味品。
奶奶见小博拿筷子的手,微怒道:“不是让你用右手拿筷子吗?怎么教不听?”
三叔说:“改不过呀!”
奶奶说:“怎么改不过来,写字都改过来了呀!”
小博是左撇子,奶奶认为左撇子不好,强行让小博用右手写字、吃饭。知音觉得左撇子没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改。三叔说,用左手写字容易发倒笔,所以让他改了过来。吃饭用左手右手都无伤大雅,三叔也觉得不用改。但奶奶非要小博改,认为左撇子是错误的。知音看着小博用右手拿筷子不利落的样子,心里很是别扭。
吃完饭,小博又去玩儿手机了,怎么都不肯写作业。知音坐在沙发上继续看书,打算看一会儿就回家。
“咦,这卧室的门怎么打不开了?”三叔问道。
“你刚才不是一直在按门琐吗?是不是从里面反锁了?”三娘猜测道。
三叔说:“可能是哟!”
“你这个人也是手痒,弄那个琐干嘛?现在门打不开了,晚上在哪儿睡觉?”三娘责怪道。
三叔问奶奶有没有钥匙,奶奶说没有。
三叔看着门顶上的窗,想了一个主意。他把小博叫了过去,三叔抱着小博站在凳子上,三娘把着凳子。三叔试图让小博从门顶上的小窗里爬进去开门。窗子有些窄,小博钻过去有点困难,他胆子又小,一边钻一边叫着:“我不要!”
三叔暂且作罢,把小博放了下来,并骂道:“哎呀,你这个孩子呀,笨手笨脚的,要是搁我小时候早爬上去了!哪里需要人抱,自己就往上爬了!”
三娘也说道:“真是的,像个小妹儿一样!你是个男子汉呀,干这么点事儿就扭扭捏捏!真是个妹儿!”
知音看小博是真害怕,帮他说道:“他爬进去后不会摔下去吗?”
三叔说:“爬进去后踩着那边的把手,顺着就下去了。”
说了会儿话后,三叔觉着只有让小博钻进去开门这一条办法,于是又把小博扛了上去。小博被狭窄的窗子卡得直喊屁股疼。他越喊,三叔越往里塞,三娘在一边骂他不是男子汉。最终他还是爬了进去,从里面开了门。
小博哭兮兮地说着:“老爸,以后这事儿别找我了!我不干!”
那样子真令人忍俊不禁。
三娘又好气又好笑地骂道:“哎呀,从小就像个妹儿,小时候还喜欢粉红色,喜欢洋娃娃!一点男孩儿样都没有!”
“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知音暗想到。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是不可以被定义的。同样的,男人也不应该被定义。
本章未完,继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