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示:
阳春的身世如何?为何她要如此坚定追求性别平等?
(长评送实体书)
01 三八国际妇女节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抢到白阳春的课,知音特地重新安装了电脑。电脑速度快多了,顺利地抢到了《歌曲写作基础》。课上,她主动担任了课代表。
开学没多久,三八妇女节来临,年级群里在讨论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团支书提议,男生们集资为女生买礼物。有男生提出了反对意见,年级男女比例差距太大,平均一个男生就得出六份礼物的钱。所以,送礼物的想法还有待商榷。又有班干部提出,不如搞一个男女生之间的联谊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可以大家讨论,费用由班费出。这个想法得到了不少同学的认可。于是班级群便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活动如何进行。
三月七日早晨,知音走在去琴房的路上,发现到处都挂着有关“女生节”的横幅。不知从哪一年起,三月八日的前一天被“设立”为“女生节”。似乎从小学起,就没有女生喜欢过“三八妇女节”。因为“三八”听起来像骂人的话,“妇女”听起来也不那么悦耳。其实“妇女”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在司法解释中,年满14岁以上的女性都被称为妇女,但几乎没有年轻的女性愿意被称为妇女。年轻的女性们都不喜欢过“三八妇女节”,无中生有的“三七女生节”倒是很受欢迎。
知音一路看过去,横幅上的祝福语真是形形色色、趣味盎然。
有借用网络语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祝各位小主们女生节快乐!”
有借用影视剧内容的“今天你是我的千颂伊,啤酒炸鸡都送你!——作曲系男生祝全体女生节日快乐!”
有溜须拍马的“世上女神千千万,全都在我音乐院——祝学院的女生节日快乐!”
还有直言不讳的“我的卡,随便刷;没人追,我奉陪——祝学院的女生们都能成功脱单!”
林林总总,各式各样,不胜枚举。
看了这些祝福语,知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上午上完课后,在校外转了转,买了些东西。学校周围的商店几乎都在做活动。
化妆品店挂出的广告上写着——让你在丽人节里更美丽!鞋店挂了横幅——这里有你要的水晶鞋。服装店也不干示弱——穿上它,你就是我的公主!饮品店的营销手段更有意思,它贴出的广告是——女生5折优惠,男生不给优惠,若男生带女生消费,男生7折优惠!就连童装店也要沾点节日的喜庆——女童装8折优惠,只为你的小棉袄!花店就更不用说了,知音一路过,店员就十分热情地招呼:“快来给妈妈买一束花哟!”
知音走进一家礼品店,礼品店有包装十分精美的巧克力,让人很有购买欲,但旁边的广告却令知音不爽——送她,让她今天过女生节,明天过妇女节!
知音走开了,去超市转转。超市的入口处已经写着几个大字——女王节快乐!进去一看,卫生巾打5折,货架前堵得水泄不通。各种洗漱用品也因为折扣力度大,又逢刚开学学生们需要添置这些东西,几个货架竟被搬空了。
妇女节,真是个有意义的好节日!
买了些东西后,知音回到宿舍休息,中午要开展女生节活动。知音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看了看。百度、微博、腾讯各种网络平台都有关于妇女节的消息。
微博上有人发了张母亲怀孕的卡通图,配上了一串文字:“明天过节,我们该为妈妈做些什么?”腾讯新闻上有一条是男友买了三百支口红在女生节这天送女友。网友们通通投来了表示羡慕的回帖。有女网友抱怨男友从来没在妇女节或女生节给自己送过礼物,别的网友回复她:“还不赶紧分!”有男网友忿忿不平地回复:“凭什么女人可以过妇女节,怎么不设立一个男人节?建议把8月3号设立为男人节!”微信朋友圈里,微商们也趁着节日推出打折广告。
知音看了网络上关于妇女节的种种消息,她再也睡不着午觉了。
在妇女节以及妇女节衍生出来的女生节这天,女人被捧上了神坛,她们是女王,是公主,是女神……却唯独不是一个女性。妇女节的别称也多不可数,有“丽人节”“女神节”“女王节”……却没有谁敢称其为“妇女节”。还有莫名其妙的“三七女生节”,到底为取悦谁而存在?不知从哪天起,妇女节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它成了“情人节”、“母亲节”、“消费节”……把女性捧上神坛无非只是为了从女性的口袋里多榨出几块钱。
活动定在一点半,知音提前15分钟从宿舍出发到了活动教室,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来了。知音打算坐一会儿就去练歌。
1点30分,主持人上台介绍活动规则。礼仪会将写有数字1-9的纸条分别发给男生和女生,抽到3或7的男生和女生上台合作完成游戏。抽到指定数字的男生女生分别有两位,男女搭档后产生两组。这两组同学要完成的游戏是“你说我猜”。提示版上展示出的都是与音乐相关的词汇,有乐曲名、音乐术语、音乐家。男生描述提示板上的词汇,女生猜出正确答案。两组同学比赛,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的更多,获胜方有奖品,失败方要做一件由同学们指定的事。
第一轮游戏顺利决出胜负,胜利组的两人分别得到了一个谱夹,失败组的男生被同学们要求公主抱女生。两位同学根本不熟,面对同学们的刁难极度窘迫。女生涨红了脸,男生傻傻地摸着头。同学们反倒更来劲儿了,嚷嚷着非抱不可。主持人出来解围,让同学们换个要求。同学们哪里肯,他们就是来看好戏的。最终,男生憋着气公主抱了女生。有几个同学哗众取宠般地唱起了“你们要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知音觉得这活动根本就不该为了庆祝“女生节”而存在,甚至“女生节”就不该存在。她鼓起勇气走向了辅导员的办公室。
“咦?俞知音,你怎么来了,你们年级不是在搞活动吗?”说话的是严主任。
“我们辅导员不在吗?”
“她今天出差了,找她什么事呀?”
“能不能别让同学们再搞‘女生节’活动了?”
“为什么呢?”
知音把刚才活动上的一幕如实地告知了严主任。
严主任脸色沉了一下。
“严老师,我觉得不应该去庆祝‘女生节’,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节日!这就是个乌烟瘴气的网络节,跟光棍节、520情人节一个性质,根本就是商家为了促销搞出来的。您知道为什么要在三月七日搞出一个女生节吗?”
严主任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因为女生只需‘一日’就成妇女了。”“一日”一语双关,知音刻意压低了音量,“这纯粹是对女性的侮辱。还有校园里那些横幅,看上去是祝福语,可其实呢?不少内容都含有物化女性,矮化女性的观点。外面商家做的广告更不堪入目。这不是三八妇女节的含义!”知音说话容易激动,音量也越来越大。
“那应该是什么含义呢?哈哈哈……”白阳春走了进来。
“白姐姐!”知音喜出望外。
“我在走廊就听见你叽叽喳喳的声音!”白阳春拿了一份文件给严主任签字。
(知音)“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这是女权运动的一大胜利!可是现在这个节日被扭曲,被歪曲,被妖魔化。女性不愿意被称为‘妇女’,仿佛‘妇女’就意味着青春不再、满身赘肉的已婚黄脸婆。可是,妇女只是一个司法概念。14岁以上的女性为妇女,14岁以下则是**。妇女一样可以代表青春活力的年轻女孩。
(知音)“从我小学时起,‘三八节’也好,‘妇女节’也好,都成了一种调侃,甚至是一种玩笑。现在人们聪明啦,给‘妇女节’取了一堆好听的名字,例如‘女神节’‘女王节’‘富女节’——富贵的富——这些名字倒是悦耳,可是,它们都不具有‘妇女节’的含义。 这些节日名称不过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消费采用的手段而已。
(知音)“可是‘妇女’难道不好听吗?我就喜欢这个‘妇’字!女字旁加一个倒过来的山,可以理解为一个女人推倒了一座山!多有意思的字呀!可为什么这个词却被人嘲笑呢?我想还是源于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刻板印象。社会普遍认为‘妇女’就等同于做家务带孩子的奴隶!
(知音)“我感谢妇女节的设立,可是,现在它失去了它的含义!它被当成了‘情人节’,网络媒体大肆宣扬女性要以过节为由向男性索要礼物。它被当成了‘母亲节’,我们要在这一天感恩母亲,可这个节日与女性的‘母亲’身份没有任何关系。‘母亲’是女性从古至今一直在扮演甚至是唯一可以扮演的角色。妇女节正是为了庆祝女性可以扮演‘母亲’以外的角色而成立的。如果妇女节从此失去它本该具有的含义,那我真希望取消这个节日!”
“你瞧这个娃娃可真能说!”严主任对白阳春说,“她在我的课上也是这样,滔滔不绝!”
“是的,她这张小嘴总能说到我心里去!”阳春如实感叹。
严主任对知音说:“你说得确实很有道理,明年我会让同学们不要再搞女生节的庆祝活动!明天我让团委干部在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发一些著名的女性音乐家的介绍和视频。你看如何?”
“那就太好啦!”
“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严主任问。
“她呀,可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平时可读了不少书呢!”白阳春回道。
“你这么能说会道,毕业后做老师去吧!”严主任提了一个建议。
“我还是希望成为歌唱演员!”
两位老师相视一笑。
02 女权主义·弃婴
第二天,知音依旧早早起床,因为第一节课是白阳春的。她拿好送给白阳春的礼物便出门了。8点,上课铃敲响了,几个女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小声嘀咕着:“今天女老师怎么不放假呀?搞得我还要这么早来上课!”
同学们到齐后,白阳春说道:“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祝所有女生妇女节快乐!”
下面一片哗然,女生们嚷道:“我可不是妇女!”“我过女生节,不过妇女节!”
男生们哄堂大笑,嘲笑着身旁这些过妇女节的女生们。
白阳春默默地等同学们笑完,问:“为什么你们在笑?”
一个女生说:“老师,你太土了吧,我们可不过妇女节!你应该祝我们女神节快乐,或者女生节都可以呀!”
“女王节也可以!”一个男生半谄媚半调侃地说。
白阳春沉默了一会儿,神态庄严地问道:“你们知道,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吗?”
此时没有人说话了,白阳春看向了知音。
知音站起来,情绪有些激动,她说:“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非常好!所以,为什么你们不过妇女节?”白阳春的语气里没有指责只是疑问,“也许你们不明白妇女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取得成就有什么意义,但如果不是女权运动在这些领域为女性争取到权利的话,今天我将没有资格站在这里为你们讲课,而在座的各位女生,你们也没有资格坐在这里听课,你们的命运将会怎样?想过吗?”白阳春的情绪也渐渐开始波动,声音有些哽咽。教室一片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收敛了笑容。
白阳春继续说:“你们不喜欢过妇女节,因为觉得‘妇女’这个词很难听,认为妇女就是已婚妇女,而你们是青春洋溢的少女。但妇女指的是14岁以上的女性,它不含贬义,也不是侮辱。昨天有同学说,‘妇’这个字很好,它是一个女人可以推倒一座山。”说道此处,她看了看知音,知音点了点头。
“老师,‘妇’的繁体字不是女字旁加一个扫帚的帚吗?怎么是山了?”有男生发出了质疑。
“是的!确实是扫帚的帚,但是在今天,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含义!这是一个有力量的字!”知音说道。
“很好!”白阳春继续说,“你们喜欢过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我今天还看到了公主节、蝴蝶节、美女节等各种看似美好、甜蜜的说法。可是这些甜美词汇的背后,掩盖的却是妇女节的历史意义和妇女节真正的价值!这些优美的称呼,看似把女性捧得高高在上,但实质上不过是为了消费女性,最终获利的并不是女性,而是商家、资本家。许多商家趁着所谓的‘女神节’打着让男朋友为你买口红,买衣服,清空购物车的广告。但是妇女节是一个庆祝女性走进社会的节日,是一个女性独立自主的节日,是一个女性可以为自己买单而不再依附男性的节日!你们再看看这些横幅……”白阳春打开了一个ppt文件,“这是昨天女生节的横幅,有些是别的学校的,有些是我们自己学校的。”
“女生别紧张,我们帮你松!”
“送你一件礼物,我家祖传的染色体!”
“每天都想和你做四件事,一日三餐!”
“来做我的小公主,只吃几几不吃苦!”
……
横幅上的话一条比一条不堪入目,有的学生读着读着便不好意思再出声,改为了默读。
“这就是各学校的男生给女生们的祝福!这种性搔扰式的祝福,你们接受吗?女孩子们!”
“不接受!去他爹的小公主!”一个女生发出了愤怒的声音!
“这些横幅上的话,每一句都和‘性’挂钩,说出这种话的人,真的把你们当成女神、公主了吗?当玩物罢了!所以,你们还愿意去过那些乱七八糟的节日吗?女性,不可能永远是稚嫩的小女生,她总有一天要长大,成为顶天立地的人!所以为什么要沉浸在‘女生节’‘公主节’制造的虚假浪漫中呢?女性地位提升到今天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莫名其妙的‘女生节’的出现却是女权的倒退。这些现象只会让男女平等越来越远!”
教室里一片鸦雀无声,不少女生都低着头,思考着白阳春的话。
“也许你们很奇怪,为什么今天我要这么激动地对你们说这些话?但是,当有一天你们真正遭遇到性别歧视时,你们会发现我并不是矫情,也不是在演戏,你们会同意我说的每一个字。我就是一个因为父母重男轻女而被遗弃在福利院的孩子……”说到这里,白阳春的眼里终于泛出了无法隐忍的泪光。
“什么?”知音惊愕得张了张嘴,低着头的女生们此时猛然抬起了头。
“我的亲生父母生下我不久,就因为我是女孩子而把我遗弃在福利院门口。幸好我被现在的父母收养,他们待我视如己出,倾其所有培养我成才。我一直不知道我是领养的孩子,直到十岁那年我的亲生父母来找我,让我给生病的弟弟捐骨髓。我的养父母没有同意,给了他们一笔钱,从此他们再也没出现过。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亲生父母不要我?他们为什么只要男孩不要女孩?我从小就比身边所有男生聪明,比他们更懂事,更努力,更优秀!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男孩差,可是为什么我的父母不要我?我错哪里?性别为女,是罪吗?我的养父母说,我没有错,错的是人们的观念。他们就从来不觉得女孩比男孩差,所以愿意收养我培养我。从那以后,我无时无刻不在努力,我必须证明女性不比男性弱,错的不是女性而是那些轻视女性的人!”
教室里,许多女生都哭了,知音带动全班为白阳春这番话鼓起了掌。
“同学们,无论你们是男生还是女生,我都希望你们可以真正从内心去尊重对方。我希望你们可以突破性别的桎梏去做你们想做的事,只要不伤害别人。女生的肩膀可以扛起一片天,男生的眼泪也不应该被嘲笑。不要对自己说,因为我是女生我不可以做什么,因为我是男生我不可以做什么,请你们对自己说,因为我是人,所以我有权利、我可以去做!”
教室里的掌声持续了整整两分钟。
“谢谢同学们!再次祝全班女生三八妇女节快乐!”
“祝白老师三八妇女节快乐!”全班同学齐声说。
“趁着今天这个节日,我想给同学们分享一些杰出的女性作曲家的作品和人生经历……”
白阳春介绍了克拉拉·舒曼,范妮·门德尔松,埃塞尔·史密斯,路易斯·法仑克等西方女性作曲家,还有谷建芬、瞿希贤等中国当代女性作曲家。这一堂课,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下课后,一些女生向白阳春表达了自己很受鼓舞,并决定联名向学校领导提议撤下那些侮辱女性的横幅。白阳春深感欣慰。
03 阳春白雪遇知音
待同学们离开后,知音对白阳春说:“白姐姐,我真感动你会在课上说这些话,太感谢你了!”
“是我要向你道谢。若不是你昨天在办公室里那翻慷慨陈词鼓舞了我,我也不会说这些话。”
“白姐姐,我重新思考了一下‘妇女’这个词。‘妇’指已婚女性,‘女’指未婚女性,所以‘妇女’一词可以指代全体女性。但是,用已婚和未婚来划分女性,不也是一种局限思维?可是,‘妇女节’还可以用更好的词来代替吗?英文中是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可以直接翻译成‘国际女性节’。女性这个词似乎比妇女更为中性,但是,英文中代表女性的Woman也带有歧视。在英文中,Man这个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所有人,而Woman只能指代女性。语言中的歧视太多了,波伏娃的《第二性》,还有我最近读的哲学书《大问题》里都有提到关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中文里,许多贬义词都带‘女’字旁,比如‘奸’‘奴’‘嫉’‘妒’等等。我清楚地记得,小学语文老师在解释‘嫉妒’两个字为什么都是女字旁时,她说因为女人都是小肚鸡肠,善妒。真是如此吗?性别歧视早已根植在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中,消除语言文字中的歧视是最为艰难的。”
“你说得很对。如果妇女节非要找一个更好的词来代替,那只有女权节了。女权主义不是一触而就的,你这么有想法,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为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姐姐,我有一份礼物送给你!”知音拿出了藏在身后的一个礼物袋。
“是什么?”
知音从袋子里拿出了一盆小小的仙人掌,说:“我想送你节日礼物,不知道该送什么。我想起你的琴房里是有盆栽的,就去花店看了看。看到这盆仙人掌,感觉和你很像。”
“什么?我像仙人掌?哈哈哈哈,我也长满了刺吗?”
白阳春的笑声让知音有点窘迫,她连忙摇头,解释道:“不是的。仙人掌在我心里象征着坚强,虽然表面上长满了刺,可是却包裹着十分柔嫩的内在。你一直是我的偶像,今天听了你的人生经历,我更加崇敬你!你是我见过的最坚韧的人。但是,你的音乐又那么温柔那么亲切,你只要弹出第一句,我就恨不得把整颗心揉碎了给你。”知音看着手里的仙人掌,不敢抬头。她太紧张,太害羞了。
“谢谢你呀,这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真的吗?你喜欢吗?”
“当然!如果你这会儿有空的话可以帮我拿到琴房去吗?我拿不下了。”白阳春手里抱着一堆书和谱子。
“嗯!”
知音小心翼翼地捧着仙人掌,手指有些微微发抖。起初还担心白阳春会不喜欢这不太美观的植物。如今它得到了白阳春的肯定,它好看极了,每一根刺都变得那么柔和,绽放出了花朵。
“放在哪里好呢?”知音问。
“放在钢琴上吧,我比较容易留意它。”白阳春一边说,一边把书和谱子放在了钢琴上。
“你拿书时会不会被它扎到手呢?放在窗台上吧。”
“我很少去窗台,我怕我会忘记给它浇水哟。”
“仙人掌不用每天浇水,一周一次就可以。不用特别呵护它,只要你偶尔看它一眼就足够了。”
“哈哈哈,仙人掌只需要看看就能生长?”
“嗯……看看就够了,不用花太多心思。”知音小声地嘀咕了一句,“你不注视它,它也会注视你的。”
“是吗?”白阳春没有听出知音的言外之意。
“白姐姐,我真没想到你有那样的经历。”
“你是说被父母抛弃的事?”白阳春的表情凝重了些。
“不好意思,不应该提的。”
“没事,我早就释怀了。”白阳春笑了笑,“就算亲生父母不抛弃我,在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我也不可能有现在的人生。我的养父母才是我真正的双亲。”
“你有对别人提起过这件事吗?”
“以前觉得被父母抛弃是很羞愧的事,不愿意和别人说。但后来觉得感到羞愧的不应该是我,而是那些生而不养的人。我有对我恩重如山的养父母,拥有这么好的成长环境,我是无比幸运的。今天在课上对你们说这件事,是希望能够激励你们。我也相信你们90后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
“我会不遗余力的!白姐姐,我真的特别特别喜欢你。”
“我知道呀!谢谢你的礼物,你太用心了。”
晚上回到寝室,知音想起白阳春说的每一句话,回味无穷。她在qq空间里把白阳春的话写成了日志,“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作曲课上,白老师这样对我们说……”她尽可能回忆起白阳春说的每一个字,写好后便发送了出去。
不一会儿,便收获了几个赞和一条回复:“这位老师太棒了!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老师!”
这条回复来自知音在音乐剧群里加的好友,这位好友还将日志转发了出去。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知音的手机不停地震动,收获了数百个赞和上百次转发,还有许多陌生网友的回复:
“谢谢老师的科普,我现在才知道妇女节的来历!”
“老师简直是明灯呀,这样的老师不多了!!”
“从老师的话里学到了很多,醍醐灌顶!”
“这位老师是我的榜样,我也即将成为一名教师!”
“我为女性能有这样的节日骄傲,我再也不为妇女节感到羞耻了!”
“如果有幸,真想认识这位老师呀!”
“谢谢老师的传授,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勇敢地向身边的人普及女权主义!”
“老师您真坚强!您是女性中的楷模!祝您永远幸福!”
……
知音惊喜交加,她没想到写给自己看的日志竟然被网友扩散了出去,还收到了这么多的支持!手机响个不停,到了晚上10点左右时,转发量已经上千。她忍不住了,她要告诉白阳春这件事!她点开了微信,看见白阳春更新了一条消息:
“今天在课上向学生们讲述了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并给学生们看了一些有关节日的横幅,横幅上的内容不堪入目,充斥着对女性的侮辱。有几个女生很愤懑,下课后跟我说要联名向院领导提议撤下那些横幅。她们确实这样做了,可是院领导对此事完全不以理会。女生们很气愤,便自主将横幅拆了下来并销毁,遭到了挂横幅的学生的投诉,说她们破坏校园环境,要上报学校给她们处分。女生们的行为在我看来并不过激,那些挂横幅侮辱女性的人的行为才最为可耻。但我对某些领导感到失望,竟然真的给那几个孩子处分。所幸的是,她们找到了我,我和严主任一起向院长说明了此事的原委,领导撤销了对那几个孩子的处分决定,并禁止再挂那些含有侮辱、歧视的横幅。但我依然感到悲哀,在许多人眼里,侮辱女性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侮辱女性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就连许多女性自身都已经麻木了。我在课堂上说的那些话,真的可以唤醒那些孩子们吗?感觉自己的力量好藐小。”
看完这段话,知音赶紧将qq空间里网友的评论截图,此时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都在成倍地增加。知音很高兴,截了好多图片发给了白阳春。
“白姐姐,我把你在课上说的那些话写在了空间里,有好多网友转发、点赞、评论。”
“谢谢你呀!”白阳春回复道。
“白姐姐,你知道吗,有很多网友让我向你转达他们的谢意。网友们都说你是一个好老师!”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没有收到回复。
知音继续写道:“我看了你在朋友圈里发的内容,你是不是心情不好?我也不知道做什么才能让你舒心,也不知道我没经过你的允许就把你说的话发在网上,是不是做得不对。但是,我想让你知道,虽然我们的力量很藐小,但正如你说女权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今天说的那些话可以得到那么多网友的认可,我相信支持男女平等的人会越来越多。在遇到姐姐以前,我身边没有一个人思考过女权、独身这些话题,但是遇到你以后,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真的很谢谢你!不知道是不是打扰你休息了,抱歉呀!”
发送出去以后,知音胡思乱想了一阵,看见手机上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这才放了心。
“我确实心情不太好,今天去院长办公室谈话时,虽然院长没有责怪谁,但是听他的语气似乎表示我不该在课上煽动学生情绪。可是,我没有做错呀。”
“当然没有!你做得很好!”
“真的很谢谢你,谢谢你给我看见网友们的评论,让我坚定了信心。不管院长、院领导怎么想,我都会在每一个三八妇女节对学生讲述这个节日的来历。遇到你以后,我也不再是一个人。”
“真的吗?我可以理解成你把我当做朋友而不只是学生吗?”
“当然,我早就把你当朋友了呀!”
下章预告:
阳春为何不恋爱?她曾经历过什么?
涉及话题:网络暴力/女权/独身/偏见
虽然很长的时间里有不少女权主义者用片面的语言学现象来突出性别歧视,但语言学现象毕竟是属于历史学科学的领域内的研究对象,轻率下结论很容易被反噬。"man"在很长时间里是专指不特定性别的人类的,13世纪怎么出现男性的词义的并没有证据和把握说过程涉及性别歧视,既指所有人又指男性是欧陆语言中绝对的特例,只不过恰好英美强大后英语在20世纪成为第一语言也影响了其他语言。但是要说两个义项就体现了隐形歧视似乎也缺乏依据,也可以说男性少一个专指比较麻烦,也可以说"she"以及“她”多一个指代祖国、故乡、地球、月亮等所有美好事物的义项占了便宜,其实都很牵强,因为语言的含义是演变的,社会观念决定同一个意思的褒贬义,比如在东亚性压抑环境下的“崇女”文化中“她”这个字就更多被赋予了美好的含义,被用来指代心中的美好。女字旁的字有许多和贬义有关,也有许多和褒义有关(典型如“好”“妙”“姚”),还有几个象征王族的姓氏,单人旁同样如此(“假”“傻”“优”等),但是汉语历史悠久,这些字含义都有非常复杂曲折而且难以完全考证的演变过程,细究的话和性别歧视往往难以扯上关系,选取片面的几个字词用于政治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标题:第十章
感觉很遗憾的是,现在提到「女权」,有很多人仍然表现出厌恶。
2018年前后我和人讨论过这个现象,对方说「现在女权已经被污名化了」。同时,也有很多人不明白「女权」是在争取「平权」,只是借机泄愤、体现人的劣根性。所以看到作者提到了「平权」时,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不但如此,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对男性也施加了诸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刻板印象,这未尝不是负担。曾经听到一个演讲,里面有个观点是「倡导女权也可以实现对男性的解放」,对此颇感赞同。这个演讲中还提到,倡导女权并不一定要奔走呼号,保持尊重更重要——刚好作者的文章也涉及到了「尊重」的概念。
总之还是希望可以消除一些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