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剡羽同学《Melting》(名字我还没想好)的死忠读者一枚~【原文链接看这里:http://www.yamibo.com/thread-205936-1-1.html】
因为爱的深病的重,前前后后也写了一些评论和分析,希望能找到小伙伴一起犯病啊233~
============================总评镇楼================================
谢谢你,让我相信一种可能性
文题来自很久很久之前,我终于意识到我喜欢她和喜欢别人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后,沿用至今的微信签名——“我...在想一种可能性˙ω˙”
这同时也是我最想对你说的话,谢谢你,终于让我相信这种可能性。
记得在很久之前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的我说不上悲观,只是实事求是:“Elsa隐忍自持,即使怀疑自己的感情是爱情,会说出来会拉着妹妹跳‘火坑’的概率有多大?她自己垫还来不及呢。Anna单纯热情,但是...你指望她安安静静的坐在桌前好好的琢磨四个月‘我对姐姐是那种爱啊哪种爱?’怎么看接下来的正常走向都是Anna嫁人Elsa孤独终老,你们的爱感天动地但只能是亲情也限死在了亲情。”
这也是我一直没有动笔写elsanna同人的主要原因,因为不相信,因为笔力不够,因为一直以来的怯懦。
谢谢你改变我。
记得在很多次的文评里我都反复提到这句话,“这大概就是我最喜欢这篇文的地方,真实,不自我麻醉,不掩着糟糕的部分自欺欺人,勇敢的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才更感人更有说服力,让人相信,她们真的可以幸福——有种被照亮的感觉啊...”
这样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我对感情的态度。每当看到那些我爱的人秀恩爱心里都会暖洋洋的,七宿、你和叔叔,虽然嘴上各种嫌弃各种戴墨镜,但每次知道你们好好的生龙活虎张牙舞爪的活着爱着,就觉得父母俱全朋友在侧,虽然还没有爱人,但是活着真好,真的值得。
于是越来越积极,于是正视情感,挫折了也勇敢解决,给自己打“变得更好”的思想钢印,并真的付诸行动。每天去健身房两小时、积极联系出国相关、更多的码字、坦诚的面对感情、辨清自己想要什么,果断放弃不重要的……这些,有一半是她给我勇气,还有一半就是包括你在内的四个朋友给了我信心。
所以不夸张的说,没名字改变了我。好的文章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另外,据我所知,说我说到他们心坎里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你的一篇文,照亮的可能是你都想不到的,那么那么多的人。就像我曾经给你看过的,你不知道的那么那么多。
当然啦,依着你的习惯,这些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于一个写篇文一半时间都花在考据上的死理性派来说,不OOC只是最基本最底限的要求,根本不值得夸耀也不值得写一篇长评专门表扬,那就让我们看看《Melting》吧,没名字的Melting。
没名字的没名字一直是个梗,即使它有了名字,大概大家提起它还是用没名字更顺嘴。但是“Melting”本身就很有意思,我并不擅长英语,可Frozen的结尾看上去就像是冻住了的一整块,而“Melting”是正在融化中,事实上,没名字整个儿也是姐妹间坚冰融化的过程。
要怎么让姐妹合情合理的融在一起呢?
这个我看来无解的问题,你耍了几个小小的花招。
Melting的第一段就着手消除“三观之吻”可能带来的阻碍——
439346
非常关键的地基,直接给炸毁官方CP【等等...官方CP不就是Elsanna;刘先生X鹿么?】拉了引线,至于火药...这就是另一个小花招了——
对于我这种死理性派来说,那么多合家欢观影团能不喊着“踩我!”走出电影院,就说明整个故事完全可以照三观之吻理解,当然我说的是可以,是一种可能性,看了那么多大神的台词分析剧情分析我还不能坚定立场高举Elsanna旗帜一百年不动摇那一定是我逻辑不正常。
但是,我要说的是可能。确实有这种可能,Elsanna之间只是单纯亲情,即使爱恋也没有那么深,没有到会被Elsa表露出来进而引起两人关系巨变的程度。
确实有这种可能,“城堡的一端是热闹温馨的幸福家庭,另一端是安静孤寂的一缕孤魂。”
但你悄悄的把爱加量了——这何止是我们能接受,简直是喜闻乐见拍手叫好——加量的方式也很巧妙——“可是她高估了自己的忍耐,一旦门打开,一旦她重新走出来,一旦她再次接触到Anna。一切臆想中的美好都变成了现实,天长日久的渴望有了实现的可能,她看到Anna,在Anna快活明亮的眼睛中看到自己。她碰到Anna,能够握着她的手,与她说话,她能拥抱到Anna,只要她愿意Anna从不拒绝。”原作的突破却成了决堤口,原作说她们有多相爱,没错她们就该多相爱。
多棒的花招!反而有与原作相互补益的功能。
当然,一篇文想连续十万字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靠小聪明是绝对撑不住的,我老是说“没名字是我学习的范本,是我想写但笔力不够还写不出来的故事。”看了这么多遍,总该有点收获,下面就是一点拙见了,你可别笑啊。
对于这么一对隐忍禁欲攻和热情天真受的配置,普通的做法都是制造意外让她们有越轨行为——喝醉酒醒过来发现已经滚过床单什么的——然后再通过不合寻常的心理反应促使双方重新思考彼此之间的关系。
但没名字不一样,没有意外,没有偶然,一切水到渠成不用让我们后怕要是没这么个意外怎么办——她们是自己想通的,她们一定会属于彼此。
以及...没名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道行不深的作者大概到Chapter16的一半就结文了,【两人都在一起了赶紧开始写喜闻乐见的婚后生活啊~】但对于“Melting”来说,互诉衷肠只是开始,融掉她冰封的外表让她表露情绪和不完美,开诚布公只是第一步。
文章的后部就开始了拔刺工程:很多Anna没来得及考虑的问题浮上水面,怎么和其他人说她不仅仅是我的姐姐还是我的爱人?人民要怎么接受?
一段感情里,光有热情冲动绝对不够,记得非常喜欢的另一篇文里有个主角很受非议,因为读者都觉得她又逃避又别扭,不及另一对CP走的顺,但我心里最喜欢的却是她,理由和后来作者的一段话一样:“而那些,为将来想的过多的人,让人觉得可恨也让人觉得可悲,却是我欣赏的,这样的人在她们的心中不止只有爱,还有对爱人的责任,爱的太深才会想得太多,正因为她想要的是一生一世的相守,才会在迈出这一步时,犹豫,当然,这样的人,往往会错过很多,很难得到幸福,但只要她们走出这一步,我相信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枫随絮飘”这段话送给Elsa也很合适,即使这里完全不用担心不讨人喜欢的问题...
Queen Elsa,踩我!!!!【泥垢...
番外一体现了作者除了“写”之外的诉求——把女王拉下神坛。一个不完美的,甚至可以说愚蠢的女王——你终于不用再撑着了。这也是拔刺的一部分:拔掉日后一意孤行的隐患——Anna都翻旧账了,再一意孤行小公主会收拾女王的。有她们互补,Arendelle一定会长治久安~历史书都这么写了不是吗?
文中很棒的一个桥段是以Anna之身行Elsa之命。“她把自己,强硬的塞进缺失了的,Elsa的十三年里。”
《曾爱》里你说“如果很爱一个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像她。”
从同样的窗口看爱的人远去、用同样的作息生活、Anna和明缦并不一样。病友“让我埋下胸”曾开玩笑说,《Frozen》是个“没头脑拯救不高兴”的故事,而《Melting》里的这一段我其实更愿意理解为作者在强制Anna长大,然后她们可以走的更好更远——这也算是拔刺的一部分不是么?小羽你真是操碎了心。
全文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反差和对比。因为Elsa和Anna本身就是很极端的两个性格,对比着写能收到人物性格贴合度X2的效果。比如之前提到Anna不知道怎么向刘先生说明自己的爱人是姐姐,而Elsa面对尤金夫妇的坦诚就与其对应。以及很多很多贴合人物的小细节运用,这些细节直接促使了我后来上街不再自顾自想事儿,而是开始观察不同的人有什么样的不同特征。
说到性格...《曾爱》、《与枪为敌》、《唯你是从》里面基本都是一个肆意张扬的畜生被一个恬淡坚韧的御姐拿下的故事...走出个人经验的写作,感觉如何?
另一个很赞的地方在于视野。Chapter17较前文最大的突破就是把视角拉向一个更广阔的的世界,虽然只是简单的两句:“当然,父亲在位的时候Arendelle的情况比现在好,虽然当时外面的世界正处于动荡中,但Arendelle远离那些国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如今世界的变动十分剧烈,尤其是我们的经济太依赖于贸易。”但很好的补益了Elsa的形象。
她是王啊!
光说“她是”没有用,一个人的高度是由她的眼界决定的,这两句话让Elsa的形象直接高大到了原作没来得及交代的程度。而我完全没有夸张。
以及一些小细节。
比如中英文的很好结合,除了人名地名经典台词沿用英文,一些简单词的使用也非常出彩,比如...“Oh Gosh……她是怎么把这种话说出口的?”
比如你曾说你是用Anna视角写Elsa,这也与原作一脉相承。还原度UP+
比如最后大时间跨度交代结局:双王执政。虽然略显轻描淡写,但通过“史书”、“历史授课”的手段使其板上钉钉,不会有“太理想化了不可信”的感觉。
唯一的问题是没交代如何平息舆论。That’s a question.
以及一个我没能解决的问题:实在脑补不能最后回Arendelle执政的是变身前的Elsa还是变身后的【大雾】。Arendelle的国王毕竟是一个世俗的王,她要吃饭的。
《Melting》告诉我,她们是可以并存的,并且在回归之初,女王的形象依旧偏禁欲,因为她仍有未宣于口的心事。而一旦开诚布公,她会是最风情万种的Snow Queen。
看,你解决不能的事儿,是人家表现进程的利器。
要学的还有很多啊...
最后,谢谢你写出这么好的一本安利手册,也祝《Meiting》发售顺利~我一定会买两本的,一本收藏一本随手眉批随手学。【诶慢着...要不要再买几本安利小伙伴?
最后的最后,再次拜谢你写出这么好的文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