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部cap(暂时主线)】小小一个武林(11)

作者:天才乱打妹
更新时间:2015-11-03 19:13
点击:625
章节字数:2264

举报章节
选择正文字体:

本帖最后由 天才乱打妹 于 2016-8-22 23:08 编辑


新人一个,不知道怎么说,这个脑洞在我这里已经埋藏很久了,所以,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写的不好,犯了什么忌讳,请不要喷我,咱们可以私下好好说{:2_253:}……发上来已经是我莫大的勇气了)()



CP什么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出入……吧


再说一遍,剧情进展缓慢,我美穗子出场真是好慢……更不要说遥遥不可及的千里山线了(其实叫做阿知贺线也好,只是似乎龙怜更好写一些,而且阿知贺那里似乎只是为了锻晴线服务yamibohk01)


最后,这篇问已经在贴吧(部cap吧)先更了(因为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放到300……),这边也慢慢来。

就是这样,接下来的第一章(而且第一章特别无聊又幼稚),可以不用看,等到写了千里山再看就不会一头雾水了~~~~~


最后,新人请多指教{:2_234:}



第一章 缘起丹青风墨起


这不是一个关于枭雄逐鹿中原的故事。

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武侠言情的故事。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子过的很安逸,很舒服。

所以想去造反的人也就是想想,毕竟,在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好时机。


时代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一般的百姓日子过的去,每天都是吃得起早饭,自然也就“家家安居乐业,户户其乐融融”,民心什么的属于那时的朝廷。

一般的官员日子过的去,每天也不用那么特意的向上头的人进贡什么奇珍异宝,朝堂之势瞬息万变,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那个地方真的过的像以前一样一手遮天,这样的宦官,那样的权臣,总是有这些那些的麻烦。

这时的朝廷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在一个位置上一个人一般做不了三年,除了那些亲王之类的世袭爵位,所有的枢纽位置的考核都属于另一班人的事情,以保证政治的清明,或者说是让本朝存在的更久些,也就是所谓的“千秋万代”,“万岁万岁”。


开国之人,到现在也是个传说,是的,开国之人的确不是第一位皇帝,只是这位开国之人在当年平定天下之后就悄然消失了,将天下交给了自己手下一位将领,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然后,当年即位的将领也就是第一位皇帝下令,不许再谈论任何与开国之人有关的事情,但却还是悄悄的在皇宫内修起了一座宫殿,对外说是为了纪念开国功臣。

当年的皇帝还是将当时的开国之臣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在那所宫殿里待了些天,秘密谋划了些什么,对外说是,进宫请工匠为自己的泥塑刻身画像。

然后,当年的开国之臣在后来的几年中慢慢的请辞或者请调外地,用以守卫这片来之不易的疆土,请辞者大多顺便为自己的子孙或者宗族请了一道圣旨,左不过是用来将来保命的,当年的皇帝也都通通答应了。

然后,当年的皇帝和当年的开国之臣也曾经试图寻找她们的开国之人,不过是未果而已,还有些人几乎和桃花源记里的刘子骥一样落了个寻病终的结果,所以,这位开国之人的寻找也几乎可以算是一项像寻宝活动一样的传说,如果找到那位开国之人是不是能得到点什么她留下来的武功秘籍,那么在武林里也可以有点分量,说不定也能像人家一样打下江山。

不过,这些到现在都属于市井的传言而已,传言传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是越传越神,三人成虎什么的,小一些的人几乎都不知道那开国之人的存在,知道的人又大多属于道听途说江湖传言,而正经知道事情是怎么样的人也就是当年的开国之臣的后人,一辈一辈的传下来,每一家也都把这个消息当做自家的秘密藏起来,世世代代以守护传承这件事为荣。

曾经有些文人不知从哪里知道了些什么,便写诗作文或歌颂或讥讽那开国之人,不知情的百姓有看到的就是不知所云了什么,知情之人则是一笑置之,到也没有多久,那些文词歌赋也就不知所踪,慢慢的,也就没有人去写这些东西了。


在那个时候,当年的皇帝和当年的开国之臣在那所宫殿里也还决策出了一个政策——禅让制。

这个消息在当年一出来时就遭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反对,为了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忠心,熟读史书的众人也是不知道皇帝是怎么个意思,在不能揣度出皇帝的意思时,只是表示自己的忠心是绝对没错的。

不过当年的皇帝和当年的开国之臣还是保留了一些世袭,比如皇位,比如爵位,皇位的传承最先是在众多的皇女中挑选,若是皇帝或选贤之人认为没有可以能够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那么就会考虑其他的人选。

这些可能并不是依据血缘来的……

至少现今的皇帝就不是当年始皇帝的后人,当年的皇帝在即位不过三年就宣布退位,传位与当年的一位文韬武略极高为人处世皆好的奇人,自己也蓦然归隐。

当年的那位奇人的出世也算是一鸣惊人,实力超群,当年即位也没有收到多大的阻难,加上兵权在手,自然一切都顺利妥当。

即位后,也就是现在的皇帝治国严明,宫闱内也没有奢靡之气,自己以身作则,勤俭节约,朝堂与在野皆称其圣明仁德。

毕竟到现在,政治还是清明,人民生活还是不错的。


然后,这样的朝廷,主动与和武林各派交好。


这样的事,对武林还是不平静的,各家各派只好先以静制动,基本没有什么动作。


平静的湖面下,谁知道是真的死水还是暗流汹涌呢?


武林之人揣测不清朝堂之意,且这个时候政治尚属清明,能走朝堂者属于极少数,不能亲近官宦的门派只好和各个地方官府修好,与百姓亲和,以巩固自己的势力。


说起现在的格局,有些类似三足鼎立,相互牵制。


武林各派与这个新生的朝廷“相敬如宾”,你不惹我我不犯你,大家这个时候都属于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既然当年你打下了这个天下,那我也认你这个朝廷。

还有这个新生的朝廷都熟知一件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百姓也属于尽可能的放开些,毕竟国力匮乏民生难过,朝廷终究还是不是自己的。

再者,还有武林各派和百姓的关系基本属于,师生关系,各门各派教授门徒文韬武艺,学生每年去参加朝廷举办的比试,成绩优异者自然有可能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维持生计。

毕竟,现今的皇帝出世前也是出身草野,大家心照不宣,皇帝愿意就随她,反正招贤纳才这样的事情,本就不应该计较出身,有皇帝这样的先例,也不会有人把这样的事情提到台面上讲。


所以在十几年后,一些名门大派还是慢慢发展起来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好些百年名门。


那么,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讲起了。











我要打赏

打赏请先登录

粉丝排行

您目前的粉丝值是:-
排行是:-
打赏动态 更多
  • 还没有打赏记录
没有找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