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眨眼即逝,我果真一阵迷糊后忘了前世鲤鱼之事。
虽说事已不记,但心绪仍在。
忙疾走去找小柔,见其正站在娘娘门前。
她踌躇不前,心怀恐惧,想进去又不敢进。
我顿时有一种冲动,跪在她身边大哭一阵,求她原谅我。
我确实打算这么做,可是娘娘竟然唤她进去。
小柔愣了一下,急匆匆的跑进去。
娘娘正坐在桌子前,扶着额头,眼神迷茫的看着四周,似大梦初醒。
“娘……”
“柔儿?啊……你……你!”
“娘……”
娘娘站起来,急忙上前把小柔抱紧,哭道,
“都是我不好,我可害苦了你!”
小柔显然是吃了一惊,思酿许久。
“那您愿意亲亲我吗?”
“当然!我的孩子!我错了呀!我错了……”
娘娘在小柔的脸颊上亲了亲,难以言表的悲痛溢出心头。
她抚着小柔的脸颊,痛苦的说,
“娘,娘不配做母亲……娘实在不是人啊,你骂我、打我吧!”
“我没事的,娘亲,你好了,好了就行。”
她强忍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这些我全都看在眼里,不忍再看了……
不知这娘俩经过了怎样的倾诉,反正是过了许久,终于等到小柔出来。
“小公主!”
我使劲抱住她,她笑道,
“你又怎么了?”
“我,我也不晓得……你就让我抱一会吧……”
我的眼泪禁不住的流出来,她像母亲般轻轻的拍着我的后背,哭了一阵后,觉得有些丢脸,可是又不想放开她。
僵持了好久,小柔才轻轻的说道,“阿毓,我的腰撑不住啦。”
我索性将她抱了起来。
“哎,阿毓……”
“既然娘娘都好了,想必也能让你出去了,我带你去找九公主!”
“啊,去找婉姐姐?”
“前些日,她走后,我听说她害了病,没敢告诉你。”
“啊,坏阿毓。”
“呀,小柔打人也不痛,你多打我些好了……”
“你怎么也变得奇怪了,莫不成也被邪祟附身了?”
“哪有,只是见到你太高兴……小柔,我这辈子都跟你了,你可别扔下我。”
“好啊,咱们拉钩,一辈子都在一块。”
她伸出小手,我紧紧握住。
“拉钩,上吊,一辈子,不许变!”
我和她都哈哈笑了。
此时身上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抱着她便跑起来。
小柔看见周围的景色快速的闪过,不禁呼喊起来,不一会便到了九公主宫前。
“阿毓,跑这么快,颠死我了。”
我把她稳稳放到地上。
“可是咱们怎么进去?”
“嗯……九公主那时钻的狗洞,我不如也找个钻钻。”
绕着宫墙一圈,果然有一个。
“小柔,你先在外面等我,我见了九公主就让她来见你。”
“那你小心啊——”
我拍拍胸脯。
可是钻进来,才知道吹了牛皮。
这宫院几乎是本院三倍有余,不知哪里才是九公主的房间。
我贴着墙壁慢慢走着,忽然听到东面一阵喧闹。
只见那屋舍人络绎不绝,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碟子,其中尽数是些佳果珍补。
“姐姐慢走,要去哪里?”
“给殿下送去,你怎么空着手?小心受责罚。”
“殿下可是在那间屋宇内?”
“是啊,咦——我怎么从没见过你?”
“啊,我是新来的,姐姐自然不晓得。”
“你快去吧,我得走了。”
我松了一口气,九公主住的宫内规矩倒是严了不少。
且看我去盗一件衣装,也装作这里的佣人。
不多时,便在下人居住区的晾衣杆上找到合适的。
(用完当然会送回去)
抬了碟子,混着队伍进去,里面更是金碧辉煌,远远望见帘子后面的九公主吃着粥。
慢慢挤到人群前面,故意摔了一跤,吸引九公主的注意力。
一女令怒斥,“贱婢!这点小事也做不好!”
我一直跪着,双手举过头顶。
“等一下,让她进来。”
我心中窃喜,计策已成。
走入帐中,九公主猜到是我,惊喜道,“你怎么进来了?”
“小公主正在外面等您呢。”
“柔妹妹也来了!快快,带我去看她!”
“您大病初愈,悄悄派人让她来就行,也省的贵妃猜疑。”
“有道理。”
她唤了一声警卫,让我带着小柔从后面悄悄进来。
两人见面,欣喜异常,遣散宫人,挽手入了内室。
九公主身边的近卫各个威猛异常,十个我也不敌一个。
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嬉闹声,外面只有那几个冷冰冰的卫士,不禁羡慕起来。
——
“婉姐姐,病好些了?”
“好了,好了,一见到你就全都好了!”
“姐姐莫要戏弄我,真的好了?”
“嗯,今日听说一仙人为我治病,转息间我便好了,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心中顿生落寞,口中无味,吃了好多东西不见好转,我猜……”
“哎呀,姐姐快些说嘛,急煞我了。”
“我猜还缺一味药,这药只能你给。”
“药……我有什么药?要是有,姐姐尽管拿去。”
“真的?”
“若能医好姐姐,就算是血肉肝胆照取。”
“呀!柔妹妹当真温柔可人,你且闭上眼睛。药,我自取之。”
小柔眼眸紧闭,忽觉唇上湿软,惊讶地张眼,急忙将脸转向一边。
她面颊绯红,支支吾吾的说道,
“姐姐……何,何,何故为之啊……”
“取药啊,妹妹刚才所说难道是戏言?”
她一本正经的说着,脸都不红一下。
“乱说……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样一副药的。”
“哈哈,妹妹此言差矣。”
她站起身,拉起小公主的手说,“《太平广记·异人传》载有:"取未破身童子,令与病者口唇相接,导纯阳之气。"
“啊,闻所未闻。”
小公主没听过实在正常,九公主此举乃是处心积虑。
自上回我骗她亲多了不长后,她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真假。
一看,书上说的对象是婴儿。
我说谎了吗?没有呀,她便学着我,断章取义。
原话应当是——《太平广记·异人传》载有唐代奇闻:长安疫病流行时,有游方道士教民众"取未破身童子,令与病者口唇相接,导纯阳之气",此事后被官府以"伤风化"禁止。
\(`Δ’)/
“难道妹妹要食言?”
“这……这……”
“血肉肝胆照取……?”
“唉,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