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告诉其生父不愿结婚,虽然早早让对方失望好过长久积淀失望的折磨,但这只是从长远考虑,具体到对一次行为的考虑就得考虑当时说了对方会有什么反应、能不能承受,这些对当下的考虑也是必要的。看这一章以前,我也单纯得没想过这么多。
我用“生父”这个词,是因为这样比较准确,不仅知音的父母早已事实上感情破裂和分居,更重要的是知音与生父间也不存在过真正属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爱的前提是彼此深刻理解”(夏目漱石),这句话恰好可以推而广之,如果互相间不愿去理解对方、共情对方,那他们之间就不存在群体价值(情感连结的群体里才会有帮助对方创造价值等于自己创造价值)。知音与生父大概从小就是这样。
虽然很长的时间里有不少女权主义者用片面的语言学现象来突出性别歧视,但语言学现象毕竟是属于历史学科学的领域内的研究对象,轻率下结论很容易被反噬。"man"在很长时间里是专指不特定性别的人类的,13世纪怎么出现男性的词义的并没有证据和把握说过程涉及性别歧视,既指所有人又指男性是欧陆语言中绝对的特例,只不过恰好英美强大后英语在20世纪成为第一语言也影响了其他语言。但是要说两个义项就体现了隐形歧视似乎也缺乏依据,也可以说男性少一个专指比较麻烦,也可以说"she"以及“她”多一个指代祖国、故乡、地球、月亮等所有美好事物的义项占了便宜,其实都很牵强,因为语言的含义是演变的,社会观念决定同一个意思的褒贬义,比如在东亚性压抑环境下的“崇女”文化中“她”这个字就更多被赋予了美好的含义,被用来指代心中的美好。女字旁的字有许多和贬义有关,也有许多和褒义有关(典型如“好”“妙”“姚”),还有几个象征王族的姓氏,单人旁同样如此(“假”“傻”“优”等),但是汉语历史悠久,这些字含义都有非常复杂曲折而且难以完全考证的演变过程,细究的话和性别歧视往往难以扯上关系,选取片面的几个字词用于政治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标题:长评
至此为止,这篇小说的安排真是强绝了,巧妙又精致。这章是我感想最多的一章,如果要一一写下,那就是和本章篇幅差不多的超长评,所以只谈最想说的了。
我认识的一位女性作者朋友,她的小说章节经常让我有写那样的超长评的大量感想,她的众多观点和知音实在太一致了,她和我的相处模式也和文中的知音与赤霄部分相似(我是男性)。与文中一样,我也是她的理解者,也与她分享了许多一些自己深入的想法和理解;她日常向我,分享或者说倾诉,自己的点点滴滴经历与想法;当她觉得我说得不对时,从不会犹豫直接地反对,包括寻求我真诚的反思。这些都和文中特别相似,所以两相对比之下,我对知音和赤霄的关系也有一些看法。
一是知音与赤霄是如此深入交流的关系,但知音记住并叙述的所有事似乎都是她先说了什么,他的应和而没有反对;知音只说她“需要一个能理解她的朋友”,“有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都会和他分享”,对方呢?知音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压力是否过于沉重、是否令对方处于本应只作为(高中生)朋友来说从交流、占用时间到表达真实想法方面的不平等地位,而知音却浑然不觉?可以说,我正是因为没有精力应对我的那位朋友的倾诉以及与之继续交往的负担而与她道别,暂停了朋友交往(有过其他应对办法,这个复杂过程不在此讨论)。而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赤霄的除了空闲之外明显很可能掺杂理解者与朋友以外的别有想法。
二是文中写到双方的争执都是知音发起、对方真诚反复道歉、最后知音就此原谅结束,过程中赤霄所“犯下”的只是诉说真实想法时没摸准对方心理边界的“错”,像赤霄那样被指责时常见一般人有时因认为对方也惹恼了自己而不单纯认错,发生争吵。而赤霄大概面临了被绝交的巨大恐惧,为此仿佛不厌其烦地每次都反复真诚反思。文中来看恐怕根本没有赤霄不第一时间认错的例外。这是不寻常的。如前所述,我与那位女性朋友相处时也类似如此,每次我都不会与她争吵只是因为我(和她)超乎寻常的理性和逻辑能力,使我能认识到并描述自己细微的冒犯,真诚地反思并表达出来,也重新表达想法,使对方理解。而对赤霄来说,知音眼里他的一次次真诚反思极大可能包含了一次次不完全理解下毫不犹豫的忍让,而知音对这种友谊范畴内的不平等和对方的想法并无所觉。每次事件的结尾并没有自己也表达反思,而是“原谅对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让对方成为自首的犯错者。
以上两点不禁令人怀疑,知音是否足够关心对方的想法和感情,是否只关心自我感受了些。本章中知音冷静地叙述自己视角下的经历而不带评论,我感觉知音比较全面地叙述了自己的印象,如果真如此那么她恐怕确实存在那样的问题。我没想过作者是否本意表达如此,这里的想法只是基于文本中心注主义,对文本中虚拟人物叙述内容的想法。
另外,上一章结尾提到的“男性的爱情的虚伪”的说法归类不对,前面应加个“传统的”修饰。作者叙述的女性经历对我来说是有些新鲜的,但作者可能也缺少对男性社会的认知,不论是我与文中经历的比较还是东亚实证研究都表明男性成长时拥有平均来说比女性很大的与他人不同的自由,异类行为有更小的同侪压力。因此,观念开放的人可能也相对较多,绝无法一概而论。阳春有“钢琴是最忠诚的伴侣,它不像人那么虚伪……”的想法,而男性为主体的程序员中也有“计算机程序是唯一绝对理性不会骗你的对象,只要你逻辑上搞对了就一定能运行,错了就不行”的类似想法(物理里同理有),而且甚至能得到很多人的信奉,有可能和知音和阳春的想法在艺术学院里相比比例上还要更受欢迎。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大家都是人,根本上的价值比较相似,不论男女,只是因认知不同寄托在不同的自我认定的“美好”上。
知音真的不用在意恶言,一是现实只能接受、在意也没好处,二是对方不是建立了情感联系的对象,也不是值得共享共享情绪的对象,那么就是个无关他人,对方的恶言对知音没有意义。
看完真的很震撼,我以前百合作品读得很少,算是第一次看这样的长篇…或许是家庭的影响大环境的影响,我也曾对爱有着很多的疑惑和思考,爱情到底是什么,周围的人似乎都默认爱情和性之间强烈的关联。直到我对身边的某个要好的同性朋友产生了杏玉,但是她却没有,我因此感到痛苦时,我开始思考这真的是爱情吗,这样真实的她我能够接受吗,还是说其实我并不了解她,只是我太孤独了,一些朋友之间相处而来的浅层次的共鸣和快乐我就产生了爱情幻觉,我并不是爱上她,只是爱上和她相处的快乐的自己?看完这篇我一直在思考,还是对知音的话很有共鸣,爱一个人最底层的逻辑还是希望对方幸福快乐,现实中愉悦的性体验离不开两个人的深度了解和共鸣,因为共鸣就代表着对自己的爱和对方的爱,这样的爱才经久不衰。而生活中以无法理解彼此为前提的爱情,可以说是性冲动前提下的一种妥协和包容,许多世俗的爱情从这里开始也从失望结束。所以,真正的爱情其实是伴随着高度的灵魂共鸣的,,性并不是首要因素,读着读着又感觉到了从前的自己认知上多么浅显,想要了解更多这方面的解读!虽然我一直觉得爱情的形式有许多种(可以接受许多不同文艺作品对爱情的理解)但是这种相互尊重彼此真正了解的爱才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能接受的,否则还不如单着。
很新颖的爱情观!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我喜欢看百合作品的原因——百合作品与正常的男女爱情作品相比,更有可能出现互相尊重的情况(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杏的方面),而许多男女爱情作品,在我看来本质上就是男方对女方的洗脑和压迫,十分着重强调男性的力量,把男性塑造成保护者的角色,而女性就柔弱地缩在男性的臂弯里,个人很难体会到这种爱情中有什么美好的。
还有一种东西会让我看得很不舒服,就是在男女杏交的片里总会出现女方说不要而男人仍继续做下去,完全无视女方。而在百合作品中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掉这些问题,看得舒心一点。
今天七夕,祝作者七夕快乐!
标题:第八章
知音在十六岁时就能够认识到婚姻的本质,很进步的思想啊。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这样的思想高度,结婚、生子、衰老、死去。
依愚拙见,完美的、长久的婚姻是完全不存在的,而爱情不仅要建立在双方的互相理解上,(即一方说的话能为另外一方所听懂,不至于牛头不对马嘴。当然,另外一方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要能有同样的思想高度,能知晓对方所想),而且要保持双方的灵魂独立与思想自由。最重要的是,双方在一起时是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不能让爱情变成双方的枷锁,再进一步困进婚姻的牢笼。
所以我阐述的这种感情似乎更加接近友情,但我不反对其中的杏行为。
总之我就继续看下去吧,看看知音的爱情观是怎么样的,应该能汲取一些新的思想和力量。以后自己再回来看看这个评论,看看自己是否得到了成长。
看到小知音做出了改变很开心,也许正是这些磨难逼迫着她比别人先一步成熟起来。
我是支持“人之初,性本恶”的,看到小知音被男孩子抹口水那一段就想起自己小学二三年级时,有个男孩子也差不多是这样,但好像更恶心一点——把鼻涕抹我身上,还把我的头摁下去帮他捡掉在地上的文具什么的。我虽不敢当面反抗,但还是告诉了自己家长。我爸去找了那男孩子的家长,他们不以为意,甚至有些厌烦,态度也相当差,不仅没有让他停止欺负我,还纵容着他变本加厉——他向同学们宣传我是个告状的卑鄙小人,导致整个小学阶段同学们大多不想与我相处,怕被我告状。当然,不用来安慰我,小学的事早就释然了。
现在想来,人性的恶早在孩童时代就会有所展现了。孩童,可以是纯真美好的代名词,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作为孩童肆无忌惮、毫无收敛的恶,不会,也不需要隐藏自己的各种欲望。
因为“他只是个孩子”
不只是《弄臣》,我所看过的古代有关爱情的艺术作品或多或少会把女性刻画成爱情的附庸,而非女性本身。比如格蕾琴,原本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羞涩腼腆的小女孩,但却为浮士德在狱中受苦,死去,而浮士德继续和他的魔鬼到处走走停停,逛来逛去。难道爱情就是她的生命价值吗?就是她死去的意义吗?看到那一段时非常愤懑。《浮士德》展示了人类对人生、对自己、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也的确是很有水平的剧本,但还是那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没看过现场歌剧,只是读过剧本,如果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有误欢迎指出)
但愿在女性主义者们的努力下,女性不再是爱情的奴隶,不再是男人的附庸。
看到标题支持一下,本人算是半性恋,接近无性恋;不过目前柏拉图中。。。让我想起和,可以说是我的灵魂伴侣的人的故事。我们因一些交往问题和误会决裂过,期间我们好像各自都和其他人接触交往过;两人之间现实阻力很大,社会背景不同,有点像罗密欧和朱丽叶;分开断链了一年多,突然有几天对方似乎有意无意连续放出了信息,我就屁颠屁颠地回去继续关爱人家了。。。其中对方激起了我童年创伤,家庭问题,迫使我跟父母敞开心沟通……她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我们彼此认定对方是亲人(虽然我更当她是家人)。复联后,我们之间的信任比之前多了不少,能在沟通上打开一些,能更多拌拌嘴。
扫了一下小说的各章节题目,感觉和我跟她的故事有点类似。比如女权主义,虽然没看内容,但让我想起前几天还因为她笑着认可“生活就像qj”这句话而让我生气难过,解释后其实她只是半开玩笑,也没真正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和意义…
总之,感觉这部小说让我感到特别。
标题:第22和23章
保留了精神独立性的共同生活,我畅想过的内容被作者写了出来。在看的过程里一直希望两人可以在行动上表现得更互相理解。个人感觉在这两章里,主角间的互动多少带着一点迁就和忍耐,大概是她们对真正在一起相处还没准备充分吧。看着看着居然有些揪心,好在她们心里还是相通的。
读到这里,知音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坚强、倔强和清醒。清醒让我感觉可贵。我没有经历过恋爱,也不清楚身处其中的人该怎么在清醒和依恋里找到平衡。
这个作品给了我这个没有恋爱过但想写恋爱故事的人以一些样本(与此同时我还读了其他很多作品,所以没有抄袭的意思)。到现在我认为自己已经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从写作到思想)。
诚实地说,我是因为认为这个作品有着真实性才一直关注了下来。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不懂艺术,可还是认为这样反映了生活的作品理应受到珍惜。